绿领巾的始作俑者及关联人,终于被千夫所指了。绿领巾们被没收了。毫无疑问,作为物质存在的绿领巾,不出意外的话,今后将不会在中华大地上再出现了。
但是,作为无论佩戴着什么颜色领巾的孩子的父母们,却不能在痛骂后找到安慰,因为谁其实心里都清楚,那些藏在学校和老师心里的绿领巾们,一直都在,而且,即便经历了此次围攻,也还会在不知什么时候,再伤了孩子们的心灵,只是呈现形式不同,或者更冠冕堂皇而已。
一个朋友的孩子,今年入读某著名小学。开学伊始,老师发了一个3500字的生字表,让孩子家长确认自己的孩子到底能认识多少个字。某家长在回执上写到:0个字,因为他上小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会这些字。老师拿着家长回执,对这个孩子说:你家长傻,所以你也傻。
另一个孩子,读的是一个口碑不错的新学校。学校选舞蹈队,音乐老师选中三个孩子,其中就有这孩子。孩子因为家住得远,每天要参加训练回到家就已超过七点,孩子妈妈遂婉言谢绝。从此,音乐课上,孩子再没了发言和表现的机会。六岁的孩子,自己说:老师好像觉得我不存在。
地铁里,一个孩子对妈妈说:我们班就我没给班里做贡献了,你就买吧。妈妈说:没贡献就没贡献,你比这个干什么?孩子说:那我就得不到足够的小贴贴,我就不能当好儿童了!
身边类似的事太多了,以至于我们常常变得见怪不怪,变得麻木。
一个高自尊、身心合一的孩子,未来的人生才会幸福,但我们的教育体制里,缺的恰恰就是对心灵的滋养,对人格的尊重。作为教育主体的老师们,不知什么时候,丧失了爱的能力,也许他们也是受害者,也许他们只是在压力下,变得不能自持。
但是,作为父母,我们却必须保持清醒。我们既要有勇气有能力将孩子脖子上的绿领巾摘下来,也要用火眼金睛,摘除生活中其他绿领巾的万变载体。孩子的心,我们真的伤不起。
乐乐的天地回复了
善感的心
“快两年了,没再见你更新,但是我还是时不时来这里,发现很多的…”
乐乐的天地回复了
善感的心
“快两年了,没再见你更新,但是我还是时不时来这里,发现很多的…”
可爱小牛妞回复了
成长路上的少年
“让孩子跟随内心需要而成长,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做到的,佩服…”
乐乐的天地回复了
成长的推动力
“看到自己3年前的回复,3年过去了, 乐乐上学了 ,还是想到…”
littlebaby宁回复了
对话十八岁
“孩子从出生,真的就是一张白纸,全靠家庭和社会怎么去教育和塑…”